首页 > 诗文 > 杜甫的诗 > 秋雨叹三首

秋雨叹三首

[唐代]:杜甫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秋雨叹三首创作背景

  《秋雨叹》组诗共三首,作于公元754年(唐玄宗天宝十三载)。那一年秋天,下了六十多天雨庄稼歉收,粮食匮乏,房屋毁坏,民不聊生。当朝宰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:“雨虽多,不害稼也。”杜甫写这三首诗,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涤非 .杜甫诗选注 .北京 :人民文学出版社 ,1998年8月版 :第42-44页 .

2、夏超明.《秋雨叹》赏析.载《现代语文(学术综合版)》,2009年第8期.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 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

猜你喜欢

题古中盘五松图

清代蔡新

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,振笔长风浩呼哅。如何此卷仅矮幅,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。

鳞爪攫拿势莫至,涛声在耳云荡胸。倬哉万松老居士,笔端具有造化工。

一春苦旱因成一章

陈振家

似铁田泥难务耕,枯焦杂草剩蔫茎。雨星偶洒两三点,雷鼓偏搥几百声。

人定胜天虽见说,龙停司泽岂能成。彼苍莫也胸襟窄,计较凡夫懵懂情。

下彭城而南微雨即事

明代王世贞

稍尽彭城山,悠然见清淮。微雨虽沾衣,能令山色佳。

出没前后旌,浮云时与偕。浊酒两三行,聊以佐归怀。

云溪杂咏

郭印

林园无俗物,满目是琅玕。

非雾昼常晦,不见夏亦寒。

部斋閒居简周伯明寅长

明代王廷相

省垣梧竹抱幽虚,吏散萧然似隐居。风冷池亭犹岸帻,日斜窗几有摊书。

身依明主忻难遇,官佐戎机愧自疏。有美东曹称独步,腐儒何幸接簪裾。

枯荷

唐代龚诩

红衣落尽翠盘倾,浣我清波一鉴明。说与儿童须摘尽,莫留馀叶引秋声。